毋庸置疑,多种多样的App便利了用户的吃穿住行,但也带来众多潜在的安全隐患。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。随着众多不良应用被下架,一场App清理风暴已经到来。
网友举报、监管部门查处、应用下架,这一套流程可说是App监管的标准流程,但事实上,由于网民的安全意识欠佳,那些不良应用的监督工作更多依靠行业机构。
一组鲜为人知的数字显示,今年4月至9月,半年时间内,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共下架处置内容不良类App应用超6000款。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,12321举报中心已处理近35000个应用,涉及65337个链接。应用商店处理率为100%。
不断有不良的应用被加入到12321制定的黑名单之中。而这个黑名单中的应用可以被多家应用商店同时看到,这也意味着,很多不良应用在到达用户之前,就被监督机构看到并“消灭”了。
App公众监督机制取得良好成效
最新数据显示,在各类侵犯用户安全的App之中,隐私窃取类和恶意扣费类两者之和占比超过50%,其中隐私窃取类应用更是超过了恶意扣费类应用,占据了榜首。这意味着大量网友在不知不觉中就丢掉了个人的隐私信息,其中可能包括手机号码、地理位置、通讯录等个人敏感信息,而最可怕的是,你完全无法知道背后的那双“黑手”会怎样利用这些信息。
有专家分析,在技术层面上,通过用户手机上显示的地理位置对用户进行跟踪,是完全可行的。也就是说,假如有不法分子想要抢劫,那么他可以根据获取到的个人地理位置信息,对犯罪的时间、地点进行精确的设计,成功抢劫目标并且避免被发现。
防止不法分子披上开发者外衣
随着App的爆炸式增长,大量开发者涌现,App开发成为创业的热点,优质开发者更成为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招揽对象。不过整个行业“鱼龙混杂”,有部分开发者实际上是披着开发者外衣的“狼”,并不是依靠应用本身来盈利,而是依靠植入病毒木马等不法手段,窃取流量,或者用户的银行账号等信息,来获得非法收入。
为了提升网民的安全意识,12321正在参与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,普及App相关知识,告诉网友不法分子常用的手段,并帮助他们去维护自身的利益。
同时,为了避免这样的开发者“浑水摸鱼”,12321建立了App身份核验机制,加大了对应用提供者的身份审核力度。爱加密(www.ijiami.cn)移动应用安全专家提醒广大开发者,应加强对App山寨盗版的防范,做好自身App的安全防护工作,防止沦为不法分子的作案工具。
上一篇: 移动互联时代,我的隐私谁“做主”
下一篇: 警惕恶意手机App威胁个人信息安全